從小滿前后出門到現在,孫少平已經在黃原度過近兩個月的時光。
過幾天就是大暑,天氣開始熱起來了。
兩個月的時光,他就好象換了一副模樣。原來的嫩皮細肉變得又黑又粗糙,濃密的黑發象氈片一樣散亂地貼在額頭。由于活苦重,飯量驟然間增大,身體看起來明顯地壯了許多。兩只手被石頭和鐵棍磨得生硬;右手背有點傷,貼著一塊又黑又臟的膠布。目光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亮,象不起波浪的水潭一般沉靜;上唇上的那一撇髭須似乎也更明顯了。從那松散的腿胯可以看出,他已經成為地道的攬工漢了,和別的工匠混在一起,完全看不出差別。
兩個月來,少平一直在陽溝大隊曹書記家做活。書記兩口子知道他原來是個教師后,對他比一般工匠都要尊重一些,還讓他們領工的親戚不要給他安排最重的活。這使孫少平對他做活的這家人產生了某種愛戴之情。一般說來,主家對自己雇用的工匠不會有什么溫情——我掏錢,你干活,這沒有什么可說的;而且要想辦法讓干活的人把力氣都出盡!
既然主家對自己這么好,少平就不愿意白白領受人家這份情意。他反而主動去干最重的活,甚至還表現出了一種主人公的態度來。除過份內的事,他還幫助這家人干另外一些活。比如有時捎著擔一兩回水;掃掃院子,給書記家兩個上學的娃娃補習功課,他一直稱呼曹書記兩口子叔叔嬸嬸。所有這一切,換來了這家人對他更多的關照。有時候,在大灶上吃完飯后,書記的老婆總設法把他留在家里,單另給他吃一點好飯食。孫少平在這期間更強烈地認識到,只要自己誠心待人,別人也才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。體會如此重大的人生經驗,對一個剛入世的青年來說,也許要比賺許多錢更為重要。
這家人一線五孔大石窯眼看就要箍起來了。
合攏口的這一天,除過雇用的工匠,陽溝隊的一些村民也來給書記幫忙。少平他舅馬順也來了。
少平看見,他舅帶著巴結書記的熱情,爭搶著背最重的合口石;由于太賣勁,不小心把手上的一塊皮擦破了,趕快抓了一把黃土按在手上。
上中窯的合口石時,少平發現他舅扛上來的一塊出面子料石糊了一絲血跡。按老鄉俗,一般人家對新宅合攏口的石頭是很講究的,決不能沾染什么不吉利的東西,尤其是忌血。少平雖然不迷信,但出于對書記一家人的好感,覺得把一塊沾血的石頭放在一個最“敏感”的地方,心理上總是不美氣的。
可這血跡是他舅糊上去的,而且眾人誰也沒有看見!
他要不要提醒一下正在旁邊指手劃腳的主人呢?如果說出這事來,他舅肯定會不高興;而不說出來,他良心上對主人又有點過不去。